欢迎访问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机构介绍
字体大小 [ ]
省级创新团队“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
时间: 2024-09-12     浏览次数: 1365

20093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基础上组建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列为浙江师范大学创新团队。200910月,依托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立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列为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为高玉教授。

本团队原有成员10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8人。现有成员23人,教授10人,副教授9人,博士17人。本团队在所在学科的长期合作基础上凝聚而成,已在“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框架内形成研究合力,围绕重大项目协力攻关,开展具有原创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研究,不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取得重大学术进展。

本团队研究方向具有独特优势和创新特色,研究方向由最初三个发展成目前五个:

1、两浙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两浙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学资源极其丰厚,尤其是鲁迅领衔的浙江新文学作家群居于全国绝对领先地位,长时间引领中国现代文**流,对其研究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方向将社会学、民俗学、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引入地域文学研究,揭示特定地域文学的生成原因,探讨其独特文学品格,有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规律的探寻,有利于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总结。近年来,学科以较大精力投入现当代两浙文学与文化研究,并因“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进一步将其拓展为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在国家权威刊物《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充分显示了该方向的研究实力。

2、文学思潮与审美批评研究注重从文学思潮和审美批评视角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从理论建设和批评实践性层面上建构新的文学研究格局,一直是本学科研究的努力方向。在文学思潮研究方面,本方向成员站在学术前沿,探讨当代文学思潮中最关注的问题,诸如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女性文学思潮、乡土文学思潮、延安文学思潮、语言变革与文学思潮的关系等;在审美批评研究方面,重视审美批评理论建构,同时积极参与当代文学批评,确立全新文学理念,对当下文学创作作出适时的反映与评价,提升当代文学创作的艺术价值。

3、儿童文学与文化研究:本方向由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开创者之一的蒋风先生首创,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国内儿童文学界最早招收硕士生、成立研究所的单位,又拥有国际格林童话奖唯一的中国评委,曾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吸引众多海外学者来此访学。其研究特色,一是学术上的开创性,把建设具有本土和本学科特色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作为基本任务,出版一大批具有填补空白性质的著作,在海内外同行中产生广泛影响;二是理论建设上的系统性,在史、论、评等方面都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相当完整的格局;三是注重前沿性,尤其在当代儿童文学创作思潮、作家作品研究、童话美学研究等方面,广为人们关注。

4、文学的古今演变与现代转型研究本方向旨在打破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之间形成的壁垒,着重研究中国文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历史进程与表现形式,从古代—现代、本土—世界、文学—文化三个层面展开,系统总结中国现代新文学诞生的内在规律与历史经验,从而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研究视野、领域、观念、方法上的创新。这一方向目前鲜有研究,带有开创性。本学科成员多年致力于此,与复旦大学等校联合多次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

5、传记文学研究:本方向注重传记文学理论体系建设与传记文学创作研究,着重探讨古今传记文学研究的融合和未来传记文学研究的走向,旨在推进传记文学研究的深层次开展。该方向在国内学界独辟蹊径,别具特色,是目前全国唯一招收硕士生的研究方向,且经过长时期学术积累,研究成果突出,被学术界誉为“全国高校传记文学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