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2021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一组)毕业论文答辩会在学科会议室举行。本组答辩会邀请到来自中国社科院的何吉贤研究员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组成员有付建舟研究员、吴述桥教授、李蓉教授、首作帝副教授、胡丽娜副研究员,相关专业同学到场旁听。
上午8:30,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会正式开始,整场答辩会按照既定的答辩程序顺利进行。会上,答辩委员们结合学生的论文内容、现场陈述、外审评阅意见等情况,对其一一进行了点评和提问,各位同学在思考后进行了回答。陆佳雯的《“样板戏”<沙家浜>的文本演变研究》获得了委员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被推荐参选为优秀毕业论文。陆佳雯以“文革”文学中红极一时的样板戏《沙家浜》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考古学为理论基础,采用“版本批评”与“文史对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样板戏《沙家浜》展开研究。文章对《沙家浜》的文本沿革、人物原型与新人形象的流变、红色传奇的演绎与戏剧场景的改写及语言、意象的艺术嬗变等都作了比较全面、严谨的考证。老师们对其科研能力表示了认可。龚之祯《文化冲突视角下的阿来小说创作论》引起了答辩委员会老师们关于文化冲突话题的讨论。李蓉老师认为文化冲突要落实到文本分析中去,并建议该学生从阿来小说中汉语与藏语的语言冲突入手,分析阿来小说的文化冲突。何吉贤老师认为阿来的藏族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过程,建议论文应将这种变化过程呈现出来。
随后,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对参与答辩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答辩人的答辩情况进行评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和建议授予硕士进行表决。答辩会最后何吉贤老师向所在组的师生公布了决议结果。本次参与答辩的7名研究生全部顺利通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文:付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