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生培养
字体大小 [ ]
答辩回顾 ——中国现当代文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顺利举行
时间: 2025-05-12     浏览次数: 10


202558日下午、9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分两组先后进行。共21名研究生参加答辩。


58日下午14:30——17:30,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第一组)在中国现当代学科会议室举行。

浙江大学文学院金进研究员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有李蓉教授、黄江苏副教授、房栋副教授(校聘)、孙伟民博士、刘世浩博士。

顾静怡、黄雯、余俊杰、倪斯捷、孙赛雅、李海滢、洪泳仪、于添、谢彦博、黄家琪等共10名研究生参加答辩。

 

 

黄家琪的学位论文《东北作家群小说风景书写研究(1931-1945)》以风景书写的视角介入对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围绕风景书写和作家面临的现实生活处境的关系展开讨论,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东北作家群的整体面貌,老师们肯定了这一探讨方式和写作意向,也指出该文对不同作家笔下风景与个人创作倾向的研究有所忽略,可以将对风景的发现落实到语言上,加强对内部细节的挖掘。

 

黄雯的学位论文《鲁迅育儿思想研究》从鲁迅“立人”视域出发研究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鲁迅基于进化论与医学的科学养育理念进行了揭示,论文较好地做到了理论分析与史料梳理的结合,老师们认为这是一篇观点中肯、明确,思路清晰的学术论文,也指出该文缺少对国家民族话语下沉的语境分析,可以进一步补充完善。

 


答辩会尾声,在答辩委员会讨论后,金进研究员对本次答辩会作小结,并宣布本组同学均通过此次答辩。

 

 

59日上午8:30——11:30,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第二组)在中国现当代学科会议室举行。

南京大学文学院张光芒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有高玉教授、姚晓雷教授、俞敏华教授、余凡博士、陶明玉博士。

陈辉、范祖奇、盛凌越、胡安琪、胡子旭、陈薇薇、于东晖、王梦茹、马士乔、王紫颖、李悠然等共11位研究生参加答辩。

 

 

盛凌越的学位论文《鲁迅年谱编撰实践及其问题研究》以年谱编撰为切入点征引不同时期的鲁迅年谱版本和相关论著,深入探讨鲁迅研究的史学脉络与学术范式,兼具文献学与学术史的多重价值。答辩委员会赞扬其选题角度新颖的同时,建议继续延展鲁迅年谱与现代作家年谱的关系,增加传记类的参考文献。

 

胡子旭的学位论文《重负与抒情:柏桦八十年代诗歌论》敏锐地捕捉到柏桦在诗歌史上的特殊性,选取柏桦80年代诗歌创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诗歌创作在80年代中国诗歌转型期的独特性,显示了较好的理论辨析能力和语言感受力。答辩委员会在肯定其选题的同时,建议以一个章节专门谈80年代中国诗歌的历史背景及柏桦80年代诗歌的历史阶段性,清晰“史”的脉络。

 

马士乔的学位论文《“洞孔”与挣脱——钟求是小说研究》由创作心理这一研究热点切入,对钟求是的小说创作和作家心理展开讨论,有很好的原创性。作为作家论,该论文观点清晰,资料准备比较充分。论证有力,引证规范翔实,行文流畅,论点鲜明,结论也有一定说服力。同时,答辩委员会也指出其“洞孔”与“挣脱”的定义缺乏明确的学术化界定,导致部分论述重复,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答辩会尾声,在答辩委员会讨论后,张光芒教授对本次答辩会作小结,并宣布本组同学均通过此次答辩。

 

图文:王蒙蒙 朱启佳 张铭洁 贺昊天